清华讨论筹建“未来疫苗研究中心”:跨十院系,加速原始创新
2021-08-06 21:53:12 作者:佚名
新冠疫情让中国的科学界正在思考如何推动中国疫苗研发的创新能力。
据清华大学医学院官网4月14日发布消息,此前的4月8日,由清华大学医学院发起,包括来自生命学院、药学院、化学系、化工系、自动化系、计算机系、精仪系、长庚医院、校医院、深圳研究生院共10个院系的近40位教师,就建立跨院系的“未来疫苗研究中心”(NexVac Research Center)展开讨论。该会议由医学院祁海院长和医学院传染病研究中心张敬仁教授共同主持。
“这个想法实际上在疫情暴发之前就有考虑,但是新冠疫情到来之后,这个想法就更加凝练、目标更加清晰,确实也符合国家和世界的需求。”清华大学医学院和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张林琦教授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采访时表示,“清华大学队伍庞大的理工科、医科,还有相关新兴技术,对研究下一代疫苗,提高它的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以及时效性,确实有很大的优势。”
祁海指出,充分利用清华在免疫学、微生物学、化学、化工、微纳米、超算等多学科综合实力,建立“未来疫苗研究中心”,是我们面对国家重大需求的战略举措,是开创疫苗交叉学科和人才培养的新契机。我们需要开展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的疫苗交叉学科建设,鼓励跨学科人才引进和合作,不但要突破“卡脖子”问题,更要全面推动疫苗关键技术创新,开创引领世界的新方向。通过优化转化机制,加速原始创新步伐,加强疫苗保护性评价和机理研究。
祁海还介绍了“未来疫苗研究中心”筹建工作组的构成(祁海、张林琦、张敬仁、程功),并就下一步的运行管理机制、重点研究方向、科研基金支撑、合作和共享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讨论。 张敬仁介绍说,我校内已有不少于十一个院系正在开展疫苗相关基础科学和转化应用研究,为建设“未来疫苗研究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必须消除学科间的盲区、壁垒和围栏,加强校内多学科实质性合作,积极拓展与产业界对接,全面推动“未来疫苗研究中心”建设。
张林琦也进一步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建设未来疫苗研究中心的主要目的是“要主动出击,利用现在的一些新的技术、新的思路和新的想法,针对困扰世界的传染病以及相关的疾病,展开全方位的研究,希望能够防患于未然,研发出安全有效、物美价廉、可及第三世界的高水平疫苗。”
就该中心未来研究的重点,张林琦称,初步的讨论主要是针对一些困扰我们国家和世界的一些新发突发的传染病,以及其他重点的传染病,特别是针对现在的冠状病毒,还有相关的一些呼吸道疾病,“在利用我们新技术遏制这些病毒和开发疫苗方面可以首当其冲。”
“此外,还要对一些慢性的病毒性以及细菌类疾病展开研究,包括流行在非洲、世界卫生组织(WHO)所指出的十大类高危疾病,在这些方面所获得的技术和经验,一定会对我们的未来对疫苗研究提供非常好的指导和参考。”
该中心还会关注困扰大众的一些肿瘤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这个计划是相对比较全面的,但是为了应对公共健康的需求,新发突发传染病是重中之重。”(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据清华大学医学院官网4月14日发布消息,此前的4月8日,由清华大学医学院发起,包括来自生命学院、药学院、化学系、化工系、自动化系、计算机系、精仪系、长庚医院、校医院、深圳研究生院共10个院系的近40位教师,就建立跨院系的“未来疫苗研究中心”(NexVac Research Center)展开讨论。该会议由医学院祁海院长和医学院传染病研究中心张敬仁教授共同主持。
“这个想法实际上在疫情暴发之前就有考虑,但是新冠疫情到来之后,这个想法就更加凝练、目标更加清晰,确实也符合国家和世界的需求。”清华大学医学院和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张林琦教授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采访时表示,“清华大学队伍庞大的理工科、医科,还有相关新兴技术,对研究下一代疫苗,提高它的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以及时效性,确实有很大的优势。”
会议现场。
官网写道,随着新发突发和疑难传染病的不断出现,对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时效性的要求不断提高,迫切需要我们整合多学科优势,为疫苗的创新和更新换代提供强有力的基础科学与转化科学支撑。祁海指出,充分利用清华在免疫学、微生物学、化学、化工、微纳米、超算等多学科综合实力,建立“未来疫苗研究中心”,是我们面对国家重大需求的战略举措,是开创疫苗交叉学科和人才培养的新契机。我们需要开展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的疫苗交叉学科建设,鼓励跨学科人才引进和合作,不但要突破“卡脖子”问题,更要全面推动疫苗关键技术创新,开创引领世界的新方向。通过优化转化机制,加速原始创新步伐,加强疫苗保护性评价和机理研究。
祁海还介绍了“未来疫苗研究中心”筹建工作组的构成(祁海、张林琦、张敬仁、程功),并就下一步的运行管理机制、重点研究方向、科研基金支撑、合作和共享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讨论。 张敬仁介绍说,我校内已有不少于十一个院系正在开展疫苗相关基础科学和转化应用研究,为建设“未来疫苗研究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必须消除学科间的盲区、壁垒和围栏,加强校内多学科实质性合作,积极拓展与产业界对接,全面推动“未来疫苗研究中心”建设。
张林琦也进一步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建设未来疫苗研究中心的主要目的是“要主动出击,利用现在的一些新的技术、新的思路和新的想法,针对困扰世界的传染病以及相关的疾病,展开全方位的研究,希望能够防患于未然,研发出安全有效、物美价廉、可及第三世界的高水平疫苗。”
就该中心未来研究的重点,张林琦称,初步的讨论主要是针对一些困扰我们国家和世界的一些新发突发的传染病,以及其他重点的传染病,特别是针对现在的冠状病毒,还有相关的一些呼吸道疾病,“在利用我们新技术遏制这些病毒和开发疫苗方面可以首当其冲。”
“此外,还要对一些慢性的病毒性以及细菌类疾病展开研究,包括流行在非洲、世界卫生组织(WHO)所指出的十大类高危疾病,在这些方面所获得的技术和经验,一定会对我们的未来对疫苗研究提供非常好的指导和参考。”
该中心还会关注困扰大众的一些肿瘤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这个计划是相对比较全面的,但是为了应对公共健康的需求,新发突发传染病是重中之重。”(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