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茹:建议将传染病报告及时率等作为健康中国建设考核指标
2021-08-06 21:52:18 作者:佚名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澎湃新闻记者从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新闻中心获悉,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省政协副主席、江西省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谢茹提交了题为《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会发言。
谢茹指出,我们要站在战略全局和综合安全层面,加大改革力度,抓紧补齐公共卫生和重大疫情防控体系不全、基层薄弱、人员不济、保障不足、医防割裂等短板弱项,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为人民健康织紧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
为此,她提出,一是高标准设置疾控建设目标及指标体系。将法定传染病报告率和报告及时率、专业机构公共卫生财政补偿、医疗机构承担公共卫生服务情况等作为健康中国建设考核主要指标。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及重大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纳入对各级党委政府高质量发展的绩效考核。
二是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尽快完成《传染病防治法》修订,并督促各地出台、完善相关法规条例。强化传染病报告责任追究制度,在法律上赋予疾控中心监督执法权和信息发布权,保持其独立的技术性和权威性。做好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工作,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和群众基础。
三是织密织牢防控网络体系。研究解决各地风景区、高新区、经开区等非建制区无疾控机构也无专人负责的网络“盲区”问题。通过县级疾控中心向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疾控派出机构、建立派驻专业技术人员挂职工作机制等,夯实基层防控网底。加强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科和院感科设置,推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配备公卫专业学历的班子成员。
四是加强公卫人才队伍建设。落实中编办发〔2014〕2号文关于疾控中心每万人口1.75的配置比例要求,加大力度补足区域内疾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扭转人员数量逐年下降趋势。科学核定疾控机构职称数量及结构,着力解决高级职称数量少、竞聘难矛盾,对援鄂等抗疫一线人员晋聘职称实行不占指标、人员退休后自行核减所增名额的单独管理政策。探索建立适应现代化疾控体系的人才培养机制,强化临床医学学生公共卫生意识。研究制定基层医疗机构配齐公共卫生医师配套政策,通过订单定向招生以及“县管乡用、乡管村用”等办法,为基层输送、留住人才。
五是完善常态化防控体制机制。持续强化集中统一高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和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建立健全监测预警多点触发机制,重点打通医疗机构与疾控机构的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构建涵盖卫生健康与相关部门、行业单位和场所的监测哨点布局,确保“四早”要求有效落实。健全“带疫解封”应对机制,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密切跟踪、动态评估境外疫情发展变化,加强人物同防,落实对进口冷链食品监管和风险防控措施。
六是加大投入保障力度。各级政府按照当年财政收入增幅比例,加大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投入。实行疾控“公益一类保障、公益二类管理”模式,稳步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绩效工资水平以及政府购买服务人员薪酬水平。按照“做强省级、做优市级、做实县级”目标,加快补齐各级疾控机构硬件设施及检测能力短板。加强综合性医院传染病病区和传染病院救治能力建设,推进公共卫生设施“平战两用”可转换功能改造,满足快速转化为救治和隔离场所的基本条件。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疫情发现及网络直报能力。(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谢茹指出,我们要站在战略全局和综合安全层面,加大改革力度,抓紧补齐公共卫生和重大疫情防控体系不全、基层薄弱、人员不济、保障不足、医防割裂等短板弱项,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为人民健康织紧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
为此,她提出,一是高标准设置疾控建设目标及指标体系。将法定传染病报告率和报告及时率、专业机构公共卫生财政补偿、医疗机构承担公共卫生服务情况等作为健康中国建设考核主要指标。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及重大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纳入对各级党委政府高质量发展的绩效考核。
二是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尽快完成《传染病防治法》修订,并督促各地出台、完善相关法规条例。强化传染病报告责任追究制度,在法律上赋予疾控中心监督执法权和信息发布权,保持其独立的技术性和权威性。做好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工作,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和群众基础。
三是织密织牢防控网络体系。研究解决各地风景区、高新区、经开区等非建制区无疾控机构也无专人负责的网络“盲区”问题。通过县级疾控中心向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疾控派出机构、建立派驻专业技术人员挂职工作机制等,夯实基层防控网底。加强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科和院感科设置,推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配备公卫专业学历的班子成员。
四是加强公卫人才队伍建设。落实中编办发〔2014〕2号文关于疾控中心每万人口1.75的配置比例要求,加大力度补足区域内疾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扭转人员数量逐年下降趋势。科学核定疾控机构职称数量及结构,着力解决高级职称数量少、竞聘难矛盾,对援鄂等抗疫一线人员晋聘职称实行不占指标、人员退休后自行核减所增名额的单独管理政策。探索建立适应现代化疾控体系的人才培养机制,强化临床医学学生公共卫生意识。研究制定基层医疗机构配齐公共卫生医师配套政策,通过订单定向招生以及“县管乡用、乡管村用”等办法,为基层输送、留住人才。
五是完善常态化防控体制机制。持续强化集中统一高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和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建立健全监测预警多点触发机制,重点打通医疗机构与疾控机构的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构建涵盖卫生健康与相关部门、行业单位和场所的监测哨点布局,确保“四早”要求有效落实。健全“带疫解封”应对机制,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密切跟踪、动态评估境外疫情发展变化,加强人物同防,落实对进口冷链食品监管和风险防控措施。
六是加大投入保障力度。各级政府按照当年财政收入增幅比例,加大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投入。实行疾控“公益一类保障、公益二类管理”模式,稳步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绩效工资水平以及政府购买服务人员薪酬水平。按照“做强省级、做优市级、做实县级”目标,加快补齐各级疾控机构硬件设施及检测能力短板。加强综合性医院传染病病区和传染病院救治能力建设,推进公共卫生设施“平战两用”可转换功能改造,满足快速转化为救治和隔离场所的基本条件。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疫情发现及网络直报能力。(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